,我只要T34!_红色玛利亚
笔趣阁 > 红色玛利亚 > ,我只要T34!
字体:      护眼 关灯

,我只要T34!

  一直以来,苏联军队给予别人的感觉就是装甲洪流,可事实上,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前,装甲数据上占据着绝对优势的,其实是英法两国。

  特别是爆发在法国战役中的英法装甲力量。

  尽管法国战役的结局是法国闪电投降而结束,可事实上,在一些正面战场的交锋里面,法国的装甲力量是占据着优势。

  好几次战斗里面,法德的装甲损失比率,基本都是1比2,因为法国的b1bis重坦确实强大。

  而英军的玛蒂尔达2型,更是把隆美尔给打出了心理阴影,只能搬出88炮才勉强解决。

  而且盟军的坦克数量比德军还要多,英法联军的坦克总数至少在3800辆以上,而德军的坦克数量是在2500左右。

  如此差距之下,法军坦克却无法发挥出数量优势,主要是因为他们将坦克分摊在各个步兵师里面。

  这种做法自然没错,但也导致法军的装甲力量被严重铺平,从而被稀释了。

  当然,法军士兵是真正的勇敢,他们从未有过投降的心态。

  然而,基层军官的英勇,却无法挽救上层指挥所带来的毁灭性打击。

  而且法国还有一个暂时无法解决的事情,那就是他们的重坦有一个致命问题,坦克的续航。

  b1bis重坦确实厉害,然而它们的续航能力很差,几乎是走一段路就得停下来加油,油罐车紧跟在后,严重拖缓了行军速度。

  而英军的坦克数量投入其实并不是很多,由于英军要横渡海洋而来,所以能够运送这里来的装甲力量不会太多。

  然而,即使坦克数量不多,其质量确实是杠杠的强大。

  单单是表面上的数据,就足以碾压苏军当前的所有轻型坦克,这就是为什么,朱可夫的部队在接近汉堡时,会被英军坦克给拦截了。

  紧接着便是双方的激烈空战。

  这一次,苏军获得了来自苏联科学部新型装备,那就是雷达。

  在距离进攻易北河的前三天,科学部给他们运送了三辆造型独特的大卡车。

  这三辆大卡车上面安装了一个大锅头,每辆大卡车内部,会有两个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工作人员,他们将会负责自己所在的卡车工作任务。

  一开始,朱可夫对这三辆大卡车表示怀疑,因为这玩意造型实在是太独特了。

  但玛利亚却表现得异常激动,因为她很清楚,雷达对空军作战究竟能带来什么样的功效。

  目前的战争里面,空军是最能发挥‘出其不意’的作战效果。

  因为空军可以通过‘距离’‘云层’进行掩护,当他们来到上空时,敌军要想做出反应也为时已晚了。

  可一旦有了雷达,空军要想从哪里出发,都能够被直接探测到,从而避免敌军的第一轮空中打击。

  只不过因为技术还未完全成熟,这三辆雷达车需要分别布置到各自地方,才可以扩大探测范围。

  尽管还是有些美中不足,但只要可以对空军产生有效作用,对于苏军而言就足够了。

  因为对玛利亚来说,英法德的空军力量,那都是无法忽视的存在。

  三辆雷达车被合理地安排到各个地方去,这三辆雷达车都会做好迷彩工作,防止被敌方侦察机所发现。

  当这三辆雷达车被安置在各个地方后,很快便探测到有敌军战机的出现。

  得知这一情况后,朱可夫还是保留着怀疑态度。

  他先是用肉眼去观察,但因为距离原因,他什么都看不到。

  然后又望远镜去进行观察,同样也因为距离问题,加上天空太广阔,白昼的阳光太大,他更是什么都看不到。

  技术人员对其解释道。

  “这三辆初级雷达车可探测范围是三公里,军用望远镜可以看到这个距离,但您要在广阔的天空去搜寻芝麻大小的黑点,恐怕会有些困难。”

  朱可夫还是对这些东西保留着怀疑态度,但考虑到英法联军的空军力量实在是威胁太大,他思考片刻后作出决定。

  “在制定方向做好防空准备,而且迅速向后方申请空军支援。”

  安排下达,副官立即传达指令,防空部队迅速行动起来。

  朱可夫依旧拿着自己的军用望远镜,对着雷达所指定的方向进行观察。

  这样的观察自然会很累,而且很麻烦。

  就像是在大海上,你要用自己手上的望远镜去观察别人的小快艇,困难且辛苦。

  但朱可夫终归是幸运的,他很快就观察到指定方向却是有所异样。

  那是一抹黑点,正不断扩大,轮廓正隐约浮现。

  随着轮廓的越来越清晰,朱可夫立马察觉到这就是敌人的飞机。

  已经顾不上什么惊喜不惊喜了,朱可夫连忙给防空部队做出指令安排。

  由于他观察到的是敌军的侦察机,所以朱可夫让防空部队优先做好掩体覆盖。

  一些来不及使用掩体堵盖的,则利用烟雾弹进行封烟。

  很快,侦察机到来了,底下的hong军只是当了一回aa人,朝着天空放了好几轮子弹。

  这些aa防空是肯定是威胁不料英国的空军战机,但他们确实给予了侦察机的一定压力。

  待侦察机逛了一圈便离开此处,将这里的信息带回去。

  紧接着,便是战机的到来。

  由于英国占用了基尔机场,所以他们的战机能在苏军战机到来之前,迅速赶赴战场。

  因此当他们了解到苏军这边缺乏防空力量,同时领空上方没有战机出现,他们便打算先下手为强。

  “只要抢在苏军战机到来之前,给他们迎头痛击,我们就能满载而归!”

  空军司令激昂地说道,然后便做出出击指令。

  英国空军迅速起飞一百八十多架飞机,准备对朱可夫的部队实施轰炸。

  可是,当英国空军飞到苏联上空时,他们便立即遭到苏军的防空炮攻击。

  由于是提前准备,而且这些飞机很早就被雷达所探测到,所以防空炮可以提前架设,实施先手射击。

  再加上苏联的空军已经架设在柏林机场上,其距离并没有英国空军司令所认为的那般遥远。

  所以当英国空军享受着苏军地面防空炮击的热情招呼时,苏联空军正火速赶往现场。

  最终,英国空军在交代了五十多家飞机后,便迅速往后撤离。

  苏军这边也同样有所损失,大概有三十多家飞机出现了不同程度上损失或损毁,但地面部队的损失则少了很多。

  如此一来,防空方面有了一定的保障。接下来就是对汉堡的强攻。

  如若是常规战斗,苏军的最合理方式应该是缓缓推进,一点点吃掉他们,从而避免太大的损失。

  但这次战斗是不能拖缓的。

  渡过易北河之后,就应当加大进攻力度,将他们‘锋芒’发挥到极致。

  一旦拖缓了速度,到时候德军或者法军介入进来,他们就更难取胜了。

  所以,时间不允许他们缓慢推进。

  尽管英军的重坦威胁很大,但他们重坦数量不多,而朱可夫所率领的三个装甲师可是占据着战车优势。

  有着数量优势,那就采取围而歼之的战术。

  决意已定,朱可夫的进攻指令下达之后,苏军开始对汉堡这里的驻军发起强攻。

  双方就在这片战场上,展开了激战。

  英军拥有装甲力量的质量优势,凭借着重坦的优势,苏军往往牺牲好几辆坦克才可以对其造成威胁。

  但苏军也找到了这些重坦的弱点,那就是迟缓。

  正因如此,苏军坦克这里采取了群殴战术,往往会以几辆或者十几辆坦克,对一辆英军重坦进行围攻,对其展开全方位炮击。

  尽管正面装甲上,英军重坦确实是无敌的,苏军的轻型坦克火炮口径压根就起不了任何作用。

  但是,侧面装甲却给了他们机会,脸贴脸射击更是有效。

  所以战争一开始,苏军坦克就发起了无畏式冲锋。

  而且有一些苏军战车上面还挂着不少苏军士兵,他们会利用轻型坦克的速度优势,迅速冲入战场,然后又在指定位置下车,开始组织防线。

  原时空中,苏军的冲锋往往是以散兵线的方式,以一波又一波的涌浪时冲俄方,冲垮敌军防线。

  虽说散兵线能让苏军士兵之间距离拉开,以此来避免线列步兵问题的。

  但是,这样的冲锋依旧会给苏军带来不少伤亡。

  这个时空的苏军则采取了以小组为规模的作战方式。

  作战单位会从原来的‘营’转而改变为‘连’,当每一个连接近敌军三百米处,又会分散开来,以‘排’为单位进行作战。

  而且排还不是最终的作战单位。

  为了实现‘人力扩大化’的作战效果,距离敌军两百米处,‘排’会再一次细分成班。

  这样细分确实会让步兵的火力严重削减,所以在细分的同时,每一个作战单位都不得距离太远,当然也不能距离太近。

  其作战单位之间的距离大概是在二十米左右。

  如此一来,便使得整个战场都铺满了苏联hong军的身影。

  他们仿佛无处不在,无论是哪一个角落都能看到或者享受到苏军士兵的枪击。

  况且还有一些炮兵连会往前推进,他们在步兵的掩护下,来到合适的炮击方向。

  架设火炮,调整角度,紧接着便是对敌军阵地进行炮轰。

  尽管这些都是步兵炮,对付坦克是完全不足,应对英军重坦就更是刮痧了。

  但是,对英军士兵进行火力上的压制,那是绰绰有余。

  况且苏军的作战思路是打算对这些英军进行两侧夹击,对其蚕食。

  但英军并不是孤军奋战,得知英军这边出现了激战之后,身为德国本土防卫战的总司令龙德施泰德立即派出附近的部队前去增援。

  这使得汉堡那边的战况更为激烈。

  若非苏军有了雷达车,而且柏林机场已经建设完毕,恐怕会立即失去制空权。

  一旦失去制空权,苏军的行动等同于失败。

  只不过,朱可夫的攻势很快,再加上苏军的伞兵在后方又立了功,炸毁了桥梁和铁路,这使得原本要去增援汉堡的德军部队,一时间被卡住了。

  英国远征军司令戈特将军立马意识到,他们这支英军恐怕会栽在这里。

  远征军本来就不多,如果栽了一半,恐怕会极大影响整体士气。

  而且,戈特将军率领远征军过来之前,就被丘吉尔特别吩咐:‘可以帮德国人,但也要保存自身实力’。

  这番话让戈特将军更加的畏手畏脚。

  最终他还是下达撤退指令,让英军退回基尔港,在这里会有英国皇家海军的火力支持。

  这次战斗中,苏军报废了了八十多辆各型号轻型坦克,而英军方面只损失了三十多辆。

  虽说在战车数量上,苏军确实损失了比较多,但并没有影响朱可夫的进攻势头。

  而且,大后方的苏联本土上,原本计划生产的t34/76已经出来了。

  尽管在数量上只有两百二十一辆,比朱可夫之前所预定的300辆有所差别,但毕竟现在才刚到5月初,负责t34的生产线就只有一家工厂。

  如今在约瑟夫的要求下,t34/76的生产线开始扩大化,未来对t34/76的生产,将会是下饺子那样快。

  得知后方的t34/76已经引导到列车上,准备通过列车,将这两百二十一辆t34/76运到前线,玛利亚立即对这批新增的中型坦克进行划分。

  身为参谋的贝利亚认为,应当将这两百多辆新式中型坦克划分到每一个步兵师中,以便于协同作战。

  但玛利亚却否决了这个决定。

  “时间不在我们这一边,既然如此,就应当集中战车的机动优势,将作战功效发挥到极致。”

  “朱可夫那边已经攻下了汉堡,既然如此,就应当将这两百二十一辆t34/76划分到他那边去。”

  “还有,帮我发一份电报给约瑟夫,前线需要更多的装甲力量,而且现役的反坦克炮已经不足以应付后续的作战需求。”

  “我方目前所配置的坦克多为轻型,除了机动性之外,无论是火力还是装甲都不如英法,t34/76是目前的突破口,理应扩大生产。”

  贝利亚将这些内容一一记录。

  可是,当玛利亚的电报发送到彼得格勒时,却被约瑟夫给修改了一下作战规划。

  对于朱可夫那边的主力部队调动,他确认赞同,但他不赞同将所有战车都调过去。

  因为就在这份电报传过来的前几分钟,一份军情电报也一同传到他手上。

  一支德军装甲群越过了德国中部山区,出现在玛利亚部队和朱可夫部队的后方。

  曼斯坦因的部队出现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vv.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vv.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